紫外線消毒供應室滅菌質量監測的要求
2019-06-15 10:10:51??????點擊:
供應室是全院消毒模塊滅菌工作的核心,提高模塊滅菌質量監測意識,嚴格執行新的模塊滅菌監測標準,加強模塊滅菌質量的管理是供應室工作的重點。
②物理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發放,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
③包外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發放,包內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使用,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
④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盡快召回上次生物監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模塊滅菌物品重新處理,并應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進后生物監測連續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⑤模塊滅菌植入型器械應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化學監測法:應進行包內、包外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模塊滅菌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最難模塊滅菌的部位,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模塊滅菌合格的要求。采用快速壓力蒸汽程序模塊滅菌時,應直接將一片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待模塊滅菌物品旁邊進行化學監測。
③生物監測法:應每周監測一次。緊急情況模塊滅菌植入型器械時,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類化學指示物。5類化學指示物合格后方可使用。生物監測的結果應及時通報使用部門。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模塊滅菌時應進行生物監測。采用快速壓力蒸汽模塊滅菌程序模塊滅菌時,應直接將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載的模塊滅菌器內,經一個周期模塊滅菌后取出,規定條件下培養觀察結果。
②化學監測法:每個模塊滅菌物品包外應使用化學指示物作為模塊滅菌過程的標志,每包內最難模塊滅菌位置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通過觀察其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模塊滅菌合格的要求。
③生物監測法:每模塊滅菌批次應進行生物監測。
以上各項監測均應達標,確保合格率達100%,同時監測時應標準化、規范化,以達到嚴格的監測要求。
1.監測要求應專人負責,定期監測
①紫外線消毒供應室對模塊滅菌質量采用物理監測法、化學監測法和生物監測法進行。監測結果應符合全國統一標準的要求。②物理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發放,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
③包外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發放,包內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模塊滅菌物品不得使用,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
④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盡快召回上次生物監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模塊滅菌物品重新處理,并應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進后生物監測連續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⑤模塊滅菌植入型器械應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2.紫外線消毒模塊滅菌的要求
①物理監測法:每次模塊滅菌應連續監測并記錄模塊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模塊滅菌參數。溫度波動范圍在+3℃以內,時間滿足最低時間的要求,同時應記錄所有臨界點的時間、溫度和壓力值,結果符合模塊滅菌的要求。②化學監測法:應進行包內、包外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模塊滅菌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最難模塊滅菌的部位,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模塊滅菌合格的要求。采用快速壓力蒸汽程序模塊滅菌時,應直接將一片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待模塊滅菌物品旁邊進行化學監測。
③生物監測法:應每周監測一次。緊急情況模塊滅菌植入型器械時,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類化學指示物。5類化學指示物合格后方可使用。生物監測的結果應及時通報使用部門。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模塊滅菌時應進行生物監測。采用快速壓力蒸汽模塊滅菌程序模塊滅菌時,應直接將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載的模塊滅菌器內,經一個周期模塊滅菌后取出,規定條件下培養觀察結果。
3.紫外線消毒的監測
①物理監測法:每次模塊滅菌應連續監測并記錄模塊滅菌時的溫度和時間等模塊滅菌參數。模塊滅菌參數應符合模塊滅菌器的使用說明或操作手冊的要求。②化學監測法:每個模塊滅菌物品包外應使用化學指示物作為模塊滅菌過程的標志,每包內最難模塊滅菌位置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通過觀察其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模塊滅菌合格的要求。
③生物監測法:每模塊滅菌批次應進行生物監測。
以上各項監測均應達標,確保合格率達100%,同時監測時應標準化、規范化,以達到嚴格的監測要求。
- 上一篇:紫外線消毒模塊的消毒原理和方法 2019/6/16
- 下一篇:紫外線消毒與四種化學消毒方法的比較 2019/5/17